Produced by Jun-Bi Lai
瀛涯勝覽
馬敬序 昔蕭何入關,惟取圖籍﹔玄齡克城,獨採人物,使民筆之,良有以也。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、宣宗章皇帝,咸命太監鄭和率領豪俊,跨越海外,與諸番貨,其人物之豐偉,舟楫之雄壯,才藝之巧妙,蓋古所未有。然也二帝之心,豈真欲誇多鬥靡於遠方哉!蓋聲名施及蠻貊,使普天之下,含靈蠢動悉沾德化,莫不知有其君而尊親焉。然奉命而往者,吾不知幾千萬人,而盡厥事稱厥旨者,舍吾山陰宗道馬公其誰乎?公以才幹優裕,首膺斯選,三入海洋,遍歷番國,金帛寶貨略不私己,而獨編次《瀛涯勝覽》一帙以歸。其載島夷地之遠近,國之沿革,疆界之所接,城郭之所置,與夫衣服之異,食用之殊,刑禁制度,風俗出產,莫不悉備。公之用心,蓋欲使後之人,於千載之下,知國家道同天地,化及蠻夷,有若是之盛也。他日史氏大書,表公之心,將與蕭房同垂名於不朽,詎不偉歟! 正統甲子菊月前一日,錢唐馬敬書。
馬歡序 余昔觀《島夷志》,載天時氣候之別,地理人物之異,慨然歎曰: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!永樂十一年癸巳,太宗文皇帝勑命正使太監鄭和,統領寶船往西洋諸番開讀賞賜。余以通譯番書,亦被使末,隨其所至,鯨波浩渺,不知其幾於萬里,歷涉諸邦,其天時氣候、地理人物、目擊而身履之。然後知《鳥夷志》所著者不誣,而尤有大可奇怪者焉。於是採摭各國人物之醜美,壤俗之異同,與夫土產之別,疆域之制,編次成帙,名曰《瀛涯勝覽》。俾屬目者一顧之頃,諸番事實悉得其要,而尤見夫聖化所及,非前代之可比。第愧愚昧,一介微氓,叨陪使節,與斯勝覽,誠千載之奇遇也。 是帙也,措意遺詞,不能文飾,但直筆書其事而已。覽者毋以膚淺誚焉。是為序。大明永樂十四年歲次丙申黃鍾月吉旦,會稽山樵馬歡述
占城國 其國即釋典所謂王舍城也。在廣東海南大海之南。自福建福川府長樂縣五虎門開船往西南行,好風十日可到。其國南連真臘,西接交趾界,東北俱臨大海。國之東北百里有一海口,名新州港,岸有一石塔為記,諸處船隻到此艤泊登岸。岸有一寨,番名設比奈,以二頭目為主。番人五六十家,居內以守港口。西南百里到王居之城,番名曰占城。其城以石壘,開四門,令人把守。 國王係鎖俚人,祟信釋教,頭戴金鈒三山玲瓏花冠,如中國副淨者所戴之樣。身穿五色線細花番布長衣,下圍色絲手巾。跣足,出入騎象,或乘小車,以二黃牛前拽而行。頭目所戴之冠,用茭蔁葉為之,亦如其王所戴之樣,但以金彩妝飾,內分品級高低。所穿顏色衣衫,長不過膝,下圍各色番布手巾。王居屋宇高大,上蓋細長小瓦,四圍牆垣用磚灰妝砌甚潔,其門以堅木雕刻獸畜之形為飾。民居房屋用茅草蓋覆,簷高不得過三尺,出入躬身低頭,高者有罪。服色禁白衣,惟王可穿。民下玄黃紫色並許穿,衣服白者死罪。國人男子髼頭,婦人撮髻腦後。身體俱黑,上穿禿袖短衫,下圍色絲手巾,赤腳。 氣候暖熱,無霜雪,常如四五月之味。草木常青,山產烏木、伽藍香、觀音竹、降真香。烏木甚潤黑,絕勝他國出者。伽藍香惟此國一大山出產,天下再無出處,其價甚貴,以銀對換。觀音竹如細藤棍樣,長一丈七八尺,如鐵之黑,每一寸有二三節,他所不出。 犀牛象牙甚廣。其犀牛如水牛之形,大者有七八百斤,滿身無毛,黑色,生鱗甲,紋癩厚皮,蹄有三跲,頭有一角,生於鼻樑之中,長者有一尺四五寸。不食草料,惟食刺樹刺葉,並食大乾木,拋糞如染坊黃櫨楂。其馬低小如驢。水牛、黃牛、豬、羊俱有,鵝鴨稀少。雞矮小,至大者不過二斤,腳高寸半,及二寸止。其雄雞紅冠白耳,細腰高尾,人拿中亦啼,甚可愛也。果有梅、橘、西瓜、甘蔗、椰子、波羅蜜、芭蕉子之類。其波羅蜜如冬瓜之樣,外皮似川荔枝,皮內有雞子大塊黃肉,味如蜜。中有子如雞腰子樣,炒吃味如栗子。蔬菜則有冬瓜、黃瓜、葫蘆、芥菜、蔥薑而已,其餘果菜並無。人多以漁為業,少耕種,所以稻穀不廣。土種米粒細長多紅者。大小麥俱無。檳榔、荖葉,人不絕口而食。 男女婚姻,但令男子先至女家,成親畢,過十日或半月,其男家父母及諸親友以鼓樂迎取夫婦回家,則置酒作樂。其酒則以飯拌藥,封於甕中候熟。欲飲,則以長節小竹筒長三四尺者插入酒甕中,環坐,照人數入水,輪次咂飲。吸乾再添入水而飲,至無味則止。 其書寫無紙筆,用羊皮搥薄,或樹皮薰黑,摺成經摺,以白粉載字為記。 國刑,罪輕者以藤條杖脊,重者截鼻。為盜者斷手,犯奸者男女烙面成疤痕。罪甚大者,以硬木削尖立於小船樣木上,放水中令罪人坐於尖木之上,木從口出而死,就留水上以示眾。 其日月之定無閏月,但十二月為一年,晝夜分為十更,用鼓打記。四時以花開為春,葉落為秋。 其王年節日,用生人膽汁調水沐浴,其各處頭目採取進納,以為貢獻之禮。其國王為王三十年,則退位出家,令弟兄子姪權管國事。王往深山待齋受戒,或吃素。獨居一年,對天誓曰:「我先為王,在位無道,願狼虎食我,或病死之。」若一年滿足不死,再登其位,復管國事。國人呼為「昔唆馬哈刺劄」,此至尊至聖之稱也。 其曰屍頭蠻者,本是人家一婦女也,但眼無瞳,人為異。夜寢則飛頭去,食人家小兒糞尖,其兒被妖氣侵腹必死。飛頭回合其體,則如舊。若知而候頭飛去時,移體別處,回不能合則死。於人家若有此婦不報官,除殺者,罪及一家。 再有一通海大潭,名鱷魚潭。如人有爭訟難明之事,官不能決者,則令爭訟二人騎水牛赴過其潭。理虧者鱷魚出而食之﹔理直者雖過十次,亦不被食。最可奇也。 其海邊山內有野水牛,甚狠。原是人家耕牛,走入山中,自生自長,年深成群。但見生人穿青者,必趕來抵觸而死,甚惡也。 番人甚愛其頭,或有觸其頭者,如中國殺人之恨。 其買賣交易使用七成淡金,或銀。中國青磁、盤碗等品,紵絲、綾絹、燒珠等物,甚愛之,則將淡金換易,常將犀角、象牙、伽藍香等物進貢中國。
爪哇國 瓜哇國者,古名闍婆國也。其國有四處,皆無城郭。其他國船來,先至一處名杜板。次至一處名新村,又至一處名蘇魯馬益。再至一處名滿者伯夷,國王居之。其王之所居以磚為牆,高三丈餘,周圍約有二百餘步。其內設重門甚整潔,房屋如樓起造,高每三四丈,即布以板,鋪細藤簟,或花草蓆,人於其上盤膝而坐。屋上月硬木板為瓦,破縫而蓋。國人住屋以茅草蓋之。家家俱以磚砌土庫,高三四尺,藏貯家私什物,居止坐臥於其上。國王之絆,髼頭或帶金葉花冠,身無衣袍,下圍絲嵌手巾一二條,再用錦綺或紵絲纏之於腰,名曰壓腰。插一兩把短刀,名不刺頭。赤腳出入,或騎象,或坐牛車。國人之絆,男子髼頭,女子椎髻,上穿衣,下圍手巾。男子腰插不剌頭一把,三歲小兒至百歲老人皆有此刀,皆是兔毫雪花上等鑌鐵為之。其柄用金或犀角、象牙,雕刻人形鬼面之狀,製極細巧。 國人男婦皆惜其頭,若人以手觸摸其頭,或買賣之際錢物不明,或酒醉顛狂,言語爭競,便拔此刀刺之,強者為勝。若戳死人,其人逃避三日而出,則不償命。若當時捉住,隨亦戳死。國無鞭笞之刑,事無大小,即用細藤背縛兩手,擁行數步,則將不刺頭於罪人腰眼或軟肋一二刺即死。其國風土,無日不殺人,甚可畏也。 中國歷代銅錢通行使用。 杜板番名賭斑,地名也。此處約千餘家,以二頭目為主。其間多有中國廣東及漳州人流居此地。雞、羊、魚、菜甚賤。 海灘有一小池,甘淡可飲,曰是聖水。傳言大元時命將史弼、高興征伐闍婆,經月不得登岸,船中之水已盡,軍士失措。其二將拜天祝曰:「奉命伐蠻,天若與之則泉生﹔不與則泉無。」禱畢,奮力插輪海灘,泉水隨槍插處湧出,水味甘淡,眾飲而得全生。此天賜之助也,至今存焉。 於杜板投東行半日許,至新村,番名曰革兒昔。原係沙灘之地,蓋因中國之人來此創居,遂名新村,至今村主廣東人也。約有千餘家,各處番人多到此處買賣。其金子諸般寶石一應番貨多有賣者,民甚殷富。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餘里,到蘇魯馬益,番名蘇兒把牙。其港口流出淡水,自此大船難進,用小船行二十餘里始至其地。亦有村主,掌管番人千餘家,其間亦有中國人。其港口有一洲,林木森茂,有長尾猢猻萬數聚於上。有一黑色老雄獮猴為主,卻有一老番婦隨伴在側。其國中婦人無子嗣者,備酒飯果餅之類,往禱於老獼猴,其老猴喜,則先食其物,餘令眾猴爭食,食盡,隨有二猴來前交感為驗。此婦回家,即便有孕,否則無子也,甚為可怪。 自蘇兒把牙小船行七八十里到埠頭,名章姑。登岸投西南行一日半到滿者伯夷,即王之居處也。其處番人二三百家,頭目七八人以輔其王。天氣長熱如夏,田稻一年二熟,米粒細白,芝麻菉豆皆有,大小二麥絕無。土產蘇木、金剛子、白檀香、肉豆蔲、蓽撥、斑貓、鑌鐵、龜筒、玳瑁,奇禽有白鸚鵡如母雞大,紅綠鶯哥、五色鶯哥、鷯哥,皆能效人言語﹔珍珠雞、倒掛鳥、五色花斑鳩、孔雀、檳榔雀、珍珠雀、綠斑鳩之類。異獸有白鹿、白猿猴等畜,其豬羊牛馬雞鴨皆有,但無驢與鵝耳。 果有芭蕉子、椰子、甘蔗、石榴、蓮房、莽吉柿、西瓜、郎級之類。其莽吉柿如石榴樣,皮內如橘囊樣,有白肉四塊,味甜酸,甚可食。郎級如枇杷樣,略大,內有白肉三塊,味亦甜酸。甘蔗